人才堪称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资产”。进入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的“核心资产”迎来多重变化。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2024年以来共有225只公募基金产品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同时,基金经理“回炉”研究员、区域销售负责人复归一线推广的消息此起彼伏。
基金经理密集变更
新年伊始,公募基金经理迎来密集调整。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2024年以来共有225只公募基金产品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其中包括不少排名靠后的基金或者清盘产品,共涉及67家公募机构。
基金经理变更背后原因众多,从考核不佳到内部调整不一而足。变动潮中,基金经理“回炉重造”的消息悄然流传开来:不少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被要求转岗,重新做回基础岗位研究员。一位公募基金从业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基金经理重任研究员并不是稀罕事,行业一直存在这样的情况。“但可能最近业绩压力增大,‘回炉’的基金经理多一些。”
从公开信息来看,近年来时不时就会出现基金经理“回炉”的公告。2023年12月6日,海通资管公告,海通核心优势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资产管理***的基金经理李晨由基金经理转岗至公司权益研究部研究员。2023年8月30日,国元证券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称,国元元赢六个月定开基金的基金经理陈帅因公司安排原因,已于当日转任研究岗位,不再担任基金经理一职。人保优势产业混合基金也曾在2022年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彬彬因工作调整原因,转任研究员。时间再往前推,2019年2月,北信瑞丰健康生活基金经理吴洋卸任,调整至公司研究部行业研究组长、高级研究员。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金融猎头处了解到,2023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公募基金公司确实收紧了人事管理,许多公司的投研人员“只出不进”。“现在公募投研岗位的求职可以称得上是‘坑少人多’。想跳槽的人很多,但是放出来的工作机会却比以往少。如果用打分来直观计算的话,比如以前候选人有60分就能取得职位,现在必须要90分才行。”上述猎头说。
“核心资产”需不断修炼
“资管行业本身便是高流动性。”前述基金从业人士说,每个基金经理都有各自擅长的策略和投资风格,基金公司会尽量将人员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面对市场压力,基金公司在投研体系建设方面会更加注重提高整体投资管理能力,增强组合管理的专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Wind数据显示,相较以往三年(2020年-2022年),2023年全年基金发行数量有所减少,仅成立1211只基金。发行市场冷清,公募基金的销售人员随之承压,行业中不时传出“区域销售负责人复归一线”的消息。一位华北基金公司员工坦言,公募基金产品发行数量下降,公司自然会减少对销售人员的需求,“销售负责人重回一线也就不奇怪了”。
人才是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资产”。当前,如何更好地修炼公司“核心资产”,已成为公募基金思考的重中之重。
分析人士表示,压力之下,基金公司需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体系,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标准更加全面和细致,将长期业绩表现及合规风控水平等指标作为投研人员重点考核要求,强调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稳定性。着重考核长周期表现,设置投研专业能力等指标,同时考量合规风控水平、有效履行反洗钱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及廉洁从业规定、防控内幕交易等方面的合规表现;在薪酬激励体系方面,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建立完善绩效薪酬跟投机制、实施违规责任人员薪酬止付及追索扣回机制,注重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