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个月,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有了最新进展。
2月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获悉,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驰中国”)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获得批准。
去年11月,宝马中国与奔驰中国联合宣布在中国市场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今年1月底,欧盟委员会批准奔驰和宝马在华合资公司。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奔驰和宝马联手布局充电网络是为电动车业务发展做准备,充电基础设施整个体系的建设周期较长,德国豪华车充电方面的标准较为统一,联手布局效率较高,同时可以分担成本。
豪华品牌在华组局,拓展补能建设
去年11月底,奔驰中国和宝马中国联合宣布双方已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宝马中国方面表示,双方将利用其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充电运营经验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洞察,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快速、便捷、可靠的充电解决方案。
奔驰中国和宝马中国表示,双方希望此次合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客户的公共充电体验。此外。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方面进一步表示,梅赛德斯-奔驰致力于通过投资全球充电网络建设面向未来的充电基础设施,而此次宣布的充电合资公司也是该***的一部分。
按照双方的***,至2026年底,华晨宝马与奔驰中国的合资公司***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首批充电站***于2024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该合资公司的充电网络将向公众开放。
宝马中国方面表示,按照***,宝马和奔驰车主可享受如即插即充、线上预约等无缝数字化充电体验专属服务;此外,该合资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可再生能源电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宝马和奔驰在中国市场的充电网络布局情况发现,截至2023年11月底,奔驰公共充电服务已接入全国超50万根公共充电桩,覆盖340多座城市及“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去年10月奔驰超级充电站已投入使用;截至2023年底,宝马公共充电网络在全国接入超过58万个公共充电桩,去年8月宝马启动了BMW超级充电站项目;截至2023年底已投建50个场站,向所有品牌的电动车开放。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充电网络需要覆盖全国市场,一根超级充电桩的成本大约20万元-40万元不等,投资规模过大,车企一家难以承担高额的铺设成本,也没有那么多的***去保障车主的体验;宝马和奔驰都是豪华品牌,拥有共性和合作基础,在补能充电服务领域的合作是希望实现1+1大于2的收益。
实际上,近年来汽车品牌在充电网络的布局正在加快。目前,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极氪等车企都在布局超充站;此外,去年底,由极星、沃尔沃、路特斯、捷豹路虎四家豪华车企共同组成的中国充电联盟闪充委员会成立,意在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布局补能。
在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看来,新能源车要全面取代传统燃油车,还要突破为数不多的用户痛点,其中之一是快捷补能;找到有效的快捷补能是当前推动新能源车普及再上一个台阶的有效办法。
联手应对电动化转型压力
昔日对手开始合作,新能源领域“联盟作战”正逐步拉开帷幕。奔驰宝马联手运营超级充电网络的背后,一方面是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补能痛点,另一方面,两家企业正加速布局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业务。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占率达到31.6%。但值得注意的是,崔东树表示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共推出94款新能源新车,是合资品牌的13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成为绝对主力,通过与智能网联加速融合,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也占据了先机。
此外,梅松林表示,由于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以及消费者的了解,中国汽车品牌也得到更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以及依托本土供应链优势保障,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表现更突出;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向上,合资豪华品牌的份额受到蚕食,压力加剧。
从销量表现来看,2023年宝马纯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为99***2辆,同比增长138%。奔驰并未透露具体销量,仅表示纯电车型年度销量翻番。不过在中国市场这两家企业电动化表现并不突出,与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相比仍有差距,如2023年理想汽车全年交付量为376030辆,比亚迪年销量更是突破302万辆。
梅松林表示,奔驰与宝马联手在华建立合资公司发展超充网络是其加速在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的一步,便捷的充电服务将有效提高其电动汽车使用率,也或将助力其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他进一步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展开了更公平的竞争,需要靠新能源车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这会倒逼新能源车行业集中攻克最后的短板;与此同时分摊成本也成为优化竞争力的手段之一,因此催生了当下各种新合作生态。
不过,奔驰和宝马“抱团布局”合资公司成立后,如何运营、车主如何预约使用等更多信息还未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面对趋势变化,奔驰和宝马已一改此前相对“保守”的态度,正加快电动化转型。
正如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康林松所言,“电动化转型成本巨大,靠车企单打独斗难以应对,大家必须联合起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