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sdhfiu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asdhfiu -60秒前 87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摘要:   春节来临,又是给压岁钱的时节了。在社交平台上,有关压岁钱的讨论升温,显示压岁钱成了年轻人的新焦虑。...

  春节来临,又是给压岁钱的时节了。在社交平台上,有关压岁钱的讨论升温,显示压岁钱成了年轻人的新焦虑。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作为传统年俗之一,过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一种“年味儿”,代表着期许和祝愿。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路看涨的压岁钱不仅成了老人的经济负担,也让很多年轻人颇感压力。

  让压岁钱不再“内卷”,回归联络感情、传递祝福的本意,成为很多人共同的心声。

  “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过年走亲访友本是喜事,但有网友表示感到头疼,“我家这边要给7个孩子压岁钱,我老公那边要给5个孩子,每人600元,光这些压岁钱就要7200元了,有的人年终奖都没这么多。”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不少年轻人发文感叹,“为什么压岁钱越涨越高?”“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压岁钱赶上我一个工资了”……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压岁钱,又叫“压祟钱”。传说用它可以压住邪祟,保证晚辈平安度过新的一年。

  传统压岁钱,必须由家中最年长者给予,因为他们生活经验更多,压祟的力度更大。

  压岁钱始于汉代,是特别铸造的“厌胜钱”,只用来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宫廷内开始给真正的钱,但是立春日才给,并非春节。宋代该习俗传入民间,到了明清,终于成为了春节的“标配”。

  作为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中独有的一种“仪式”,“压岁钱”传递出亲长爱幼、团圆祝福的寓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给孩子的红包,因为互相攀比等心理,涨得很高。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在个别地区,小朋友的红包都要1000元起步,有网友甚至感叹,一个春节发掉17000元的红包。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压岁钱成为新负担,如同红白喜事等人情重担一样,说到底是人们对面子和虚荣的过度追求。尤其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压岁钱的数额似乎成了衡量亲情和友情的唯一标准。“不给不行,给少了又怕被议论”,成了许多人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表示,压岁钱的本意是表达对孩子健康、幸福的一种祝愿和期待,初衷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压岁钱“水涨船高”,甚至对一些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也有一部分人互相攀比,使得压岁钱的寓意有点“变味”,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和检讨。

  拒绝红包攀比,年轻人出招了

  年轻人中,有人为给小辈发红包而苦恼,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新观念、新做法。

  重庆的晓菲就是如此。今年,她和同辈的兄弟姐妹约定好只给孩子发小额红包,统一50元,“图个热闹喜庆就好”。此前,按照她家乡的习俗,压岁钱以100元、200元居多,每年春节,她都要为此花费数千元。

  “十几个孩子,有些可能一年才见一次面,甚至都叫不出名字。但是不给不行,给少了又怕被议论。今年我就直接说了,亲戚们也都同意,这样大人没那么大压力,小孩儿收到红包也都高兴。”晓菲说。

  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人呼吁过年发压岁钱要量力而行,不要被攀比、跟风的风气所“***”。“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要内耗”……他们互相开解道。

“17个孩子,已发出一万七”……网友诉苦:发完压岁钱,年终奖没了

  有网友称,她很怀念小时候的新年,“以前的传统就是大家都能接受,给个压岁钱讨个喜。希望能推行一下量力而行,给还是要给的,不能让孩子们没有压岁钱的快乐。红包金额少一些,又没压力,又喜庆,何乐而不为呢?”

  专家:可通过倡导性规范加以劝导

  在王忠武看来,需要适当地给压岁钱“水涨船高”的风气泼个冷水,降降温。“又送又还,还的时候通常还会多给一些,可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加以遏制,压岁钱的额度可能还会涨。”

  他表示,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可以理解,但要适可而止,别过度。表达对孩子关心的方式有很多,如果给家庭造成压力负担,甚至影响自己的生活,那就弊大于利了。

  王忠武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个倡导性的规范,参照治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方法,形成软约束。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年来,全国多地正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民众合理送压岁钱。安徽省阜阳市文明办近日在回复网友反映的问题时表示,将引导农村群众树立关于压岁钱的正确观念;引导基层将压岁钱的合理发放纳入村规民约;借鉴推广外地有效做法,提倡理性节约,坚决反对攀比和浪费。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发布的《人情新风“宿9条”》提到,“‘压岁钱’不变味,不惯孩子”。

  此外,也有多地通过发倡议书、举办相关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导群众合理送压岁钱,强调压岁钱“不变味”。

  来源 |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上游新闻、都市快报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comes.com/post/51167.html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