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时期还有开皇之治,为何到了隋炀帝时期,农民活不下去而爆发农民起义了?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奉甚俭。***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还颁布了均田和调租的新令,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些措施使得隋朝走向繁荣,隋朝迎来了开皇之治。
到了隋炀帝时期,在根基未稳定,百姓生活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他急于建树,施行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对隋朝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为什么说他是暴君呢?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三征高丽、生活奢靡还常纵情游乐。
大兴土木
隋炀帝十分注重奢华和排场。他即位不久便命人修建第二座都城洛阳,为此每月征调丁男两百万,耗费了大量财力民力。
隋炀帝在位期间,几乎每年征发重役。他还派人修建大运河,这些运河连接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运河的修建,为后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
只是修建运河耗费甚大。从大业三年到四年这期间,隋炀帝两次征调一百二十万人修建长城,超一半人在修建过程中死去。在十多年间,被征调的农民多达一千万人。
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不算是一个好皇帝,准确地说他是一个暴君,但是隋炀帝和其他的暴君、昏君又有多不同,他的失败不在于他的无能,而在于他太“能”。
隋炀帝年轻的时候,无疑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在当皇帝之前,他带兵被破突厥,南平陈朝,立下的功劳在所有皇子之中是最为突出的。而且,他隐忍不发,一朝暴起,将太子杨勇拉下马,在继位的关键时刻不惜武力囚禁隋文帝,最终顺利登基,成为了隋炀帝。这些特点,和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非常相似。
但是,隋炀帝没有唐太宗那样宽广的胸怀,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负。他曾经说:“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今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天下人都以为我是沾了隋文帝的光才当上的皇帝,其实就算让我跟士大夫一起比试,我也照样能当皇帝。
自负不是一个缺点,但如果一个人自负到不肯听取任何人的意见时,尤其是这个人还是皇帝时,那带来的危害就很大了。隋炀帝曾说,我不喜欢别人进谏,如果有***想通过劝谏求名,我一定会杀了他,如果是普通人进谏,我就算当时不杀,过几天还是会杀了他。
隋炀帝表明了这个态度,那谁还敢向他进谏?所以,当隋炀帝按照自己的意图,为大隋帝国设计出一个宏伟的建设蓝图时,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只能唯唯诺诺表示赞同。
隋炀帝的理想是当一个超过轩辕,超过唐尧,超过西周,也超过两汉,并且“子孙万代,人莫能窥”的皇帝,通俗一点说就是要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当然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但理想总是需要一点一点实际工作来实现的,于是隋炀帝登基之后,立刻迫不及待的开始朝着实现他的理想迈进。
隋炀帝为大隋帝国描绘的蓝图有没有错呢?其实没有,无论是修大运河,还是修东都、修长城,都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隋炀帝太急了,他把所有的工程都放在一起做,而且还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为了把全国南北在政治上联系在一起,隋炀帝决定营建东都洛阳。大业元年开始,总计用十个月的时间,每月用工两百万,合计两千多万。
说到隋朝的开皇之治,先说一下隋朝大一统前是什么样的。
从公元304年到439年,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到处都在打仗;接着南北朝,420年到589年,也是战乱不断。
这么久的战争,农民苦不堪言,同时也有大量的地方武装在统一战争中发挥作用,拥有兵权。
隋文帝统一全国,全国户口400多万。经过修养生息,到隋炀帝大业5年,全国户口近900万。仓库里都是粮食,唐朝时期还在吃隋朝的余粮。
隋炀帝接过这样一个富有的国家,自身也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帝王,自然要折腾。
军事上征吐谷浑、林邑、契丹、流求、三打高句丽;国内大搞基础建设,修运河等;年年要公费旅游;大型土建,满足自己的欲望;对内管理上是高压,说坏话的处死,像名将高颎、宇文弼、贺若弼说坏话,被抄家;民间广选秀女等。
看一些具体细节:
军事上:1、征吐谷浑,成功赶跑了,结果管理防御不善,同年吐谷浑又打回来了,间接导致西北的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2、征林邑,击败了该国,但是林邑又复国了,隋军死伤大半,主帅也死了;3、三打高句丽,第一次出动军队100多万,民夫200多万,大败;第二次运军粮的主帅杨玄感反了,直接导致失败,平叛杨玄感,杀了几万冤枉的;第三次全国农民起义,和对方议和了。军事上基本都是失败了,曾经扶持的小弟突厥后来强大了,还包围过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