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被洪水淹过的土地不能直接耕种?
我家就住在湖边,而且这湖是多个大湖湖相连,横跨两省四县,上下几百里,并且与长江是相通的。
听長辈们讲,在民国时,湖通江的地方沒有造闸,江水一涨,湖水就涨,而且江水涨的时候,湖也也正涨。
这时正是梅雨前后季节,湖里的水真是一个劲的上涨,一天一个样,大多雨水充沛的年份,上半年湖水都要淹掉许多湖边的田地,要到下半年干旱的时候,长江因上游注入的水源减少才会降低水位,湖水也才开始慢慢下降。
因此湖边被洪水淹掉的田地,大多数年份只能在下半年种一季午季作物。听长辈们讲,有一部份被洪水淹过的田地,种庄稼不发旺庄稼,但有一部田地,被水淹过之后,种庄稼却很好。听我慢慢讲来:
一、为什么被洪水淹过后的土地不能耕种
被洪水淹过之后不发旺庄稼,是因为洪水的几个原因造成的。
1.大浪把地表层的熟土冲洗掉了
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这应该是讲海面的。不过湖水涨了后,水深可达10多米深,同样水阔浪高,只要有点小风,就会有一排排的大浪涌向岸边,浪冲到岸边冲洗着土壤。在浪退去变成下一排浪的时候,也把地里的土带走一部分,如此昼夜循环,水有可能就把这块地表层的土,全部卷走了。
熟土带走了,土中改良土壤的微生物也没有了。
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可能是没有耕种经历吧!田地除了被沙石山洪冲刷造成土地很难恢复外,无论内涝或溃堤洪水造成的漫水,第二年一定会是好收成,甚至可以连续两季不用施肥……。我在知青下放时的村子就是一个泻洪区,每次大水漫堤后,一片汪洋,洪水退去后,无论种什么作物都丰收……。
被洪水淹过的土地分二种,一种是水流冲刷过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原存的有机质,残留肥料,包括土壤的熟土层(耕作层)随水流走了。这种地块洪水过后,经晴天凉晒,看能深耕时,要在耕地前重施农家肥如鸡鸭猪羊粪等,每亩30立方,撒扬均匀。再耕种,
第二种属洪水淤积地,这样的地块由于雨水从外地带来的各种杂质腐料,它对耕作层没有破坏,而是带来的所有水肥都渗于地下。对下季作物有增产的作用。
这只是个人的见解与分析,
稍有一些农村生活常识的人,都有这方面的经验,一场洪水淹过的土地是不能耕种的,长不出庄稼,为什么呢?
先从我们周边熟悉的事物说起,我们在建楼房或修建铁路、公路时,往往在周边堆土,这些土一般是从地层中挖出的新土堆积在一起。
这个土堆有一个特点,如果长时间不用,无人搭理,往往是第一年寸草不长,第二年开始长草,但不茂盛,零零落落地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第三年,土堆长出的草越来越多,越来越茂盛。
土堆长出的草还与地域有关,南方气候湿润,热量***丰富,降水量多,当年就能长出草来,第二年草就有可能没人头,如果是北方要等二三年,而西北地区长出草来难上加难。
对于洪水淹过的土地与我们挖出的新土,有一些相似之处,一场洪水过后往往把上游泥沙淤积到两岸,之间夹杂着草叶、枯木或正在生长的草木,也随泥沙埋在一起形成新土层。
还有可能一场洪水持续时间太长,长时间被洪水浸泡,虽然没有淤积成新土层,但土壤结构被破坏,也会丧失土地生产力,不能再耕种。
洪水淹过的土地不具备土壤特征,通俗地说还是”生土“,没有被”熟化“。土地看似一块一块的,之间相差很大,能够长出植物的土地非常不容易,需要千百万年演化,才能形长出植物的土壤。
最初自然界中是***的岩石 ,经过风吹雨打日晒,成为地表风化层,后来微生物参与了风化层作用,慢慢地生长出植物,年复一年,不间断地生长,草本植物也在不断腐烂,就成了土壤,我们看到农业生产用地,如森林、草原、沼泽地等都可以称之为土壤。
可是一场洪水过后,河流把上游的泥沙带到下游,淹过后的土地又形成了新土层,这层新土还不能成为土壤,土层里的微生物还少,没有达到繁盛阶段,土层的有机物质如枯枝树叶还没有腐烂,不能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养分;植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质被洪水带走,残留在土层中的很少,相当于沙漠土层;植物的蒸腾作用需要土壤中的毛细管,促使水分沿植物体内向上移动,土层中的毛细管还有没有形成,也不太稳定,所有的一切,还不具备土壤的特征。
当然也有洪水淹没的土地,虽然没有形成新土层,但长时间的浸泡,也会破坏土壤结构,如养分丢失,随河水迁移到下游,土壤中的毛细管也被破坏,矿物质流失严重,暂时也不能耕种。
这个分两种情况看待,一种情况是被水淹过的土地由于受到水的渗透冲刷,各种营养成分已经消耗殆尽,就算是种上庄稼也不会长得太好。
或许会有人说,缺少营养可以用肥料,这个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土地被水淹以后,土壤的结构分布全被打乱了,由于全是细小微粒构造的粘泥,土壤的透气性全被密封住,庄稼种上就会被淤闭,根本不长,没有几年的土壤改良是缓不过来的。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容易被水淹的土地,大多是地势低洼,每当有涝灾出现,肯定还是被淹没了,换句话说,就是一条变相的水道,这样的地就算是种上庄稼,也不敢保证能有收获。
像现在种地的成本这么高,如果被水淹了,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所以不能耕种。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